朝花夕拾

回家过年,翻得96年寄给中国科学院周光召旧文一篇,原文照录。

人类还会进化吗?-谈机器智能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机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神经网络、系统论、控制论、非线性理论以及认知科学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得人们对生命现象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但是,对于“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发展有没有最终目标?”、“人类作为生命体还会发展吗?”、“人类最终前途是什么?”这一类问题却始终不能给出明确的答复。下面我将谈谈我个人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我的看法中带有不少主观猜测,因此科学性不是很严密,只不过希望借此文引发人们对生命更深层次的思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人类是否已进化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每个人寿命一般不超过八九十岁;人们吃饭、睡觉、保暖的生理需要是不可能消除的;大脑容量有限、学习过程漫长,这一缺点在当今社会知识爆炸般涌现时,更显得突出。可以想象,将来若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要将他一生中大半的时间花在学习上。
既然人类已进化到了目前的地步,以后肯定还会继续进化的,我们用不着去想它--这是目前许多人下意识的看法。而事实上,若将现在的人类个体和一千年前的人类个体相比,可以看出,现在的人并不比一千年前的人来得更聪明--这可以从二者脑容量的大小及行为表现中看出,假设有人穿越了时间遂道,从一千年前带回一个婴儿,让他在现代环境里成长,可以下断言:他的言谈举止将与我们没有任何差别。以上这些话只是想说明一个论点:既然人类一千年来都没发生什么明显的个体进化,因此没有理由认为几百年后出生的人会比我们更优越。这就意味着:如果人类不采取某种措施,主动地加速人类自身的进化,人类的固有局限性至少将延续几百年也得不到解决。
但人类是否能不依赖自然进化,自己使自己的生命个体得到进化呢?换句话说就是:人类目前是否能够认识人类生命现象并创造出更高级的生命体?
我认为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并可以从以下三种途径实现:
(一).模仿自然进化,采取优生优育法,使人类基因不断得到改良。这种想法的产生比较自然而且看起来也很合理,被人们普遍认可。但实际上,这种方法由于不了解生命现象的实质,不能预测进化方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采用这种方法后人的进化速度比人的自然进化也快不了多少--既使从这一点来看,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这种方法实质上只不过是人类长期以来对生物遗传与变异现象的经验性总结,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不能算是人类进化自身的好方法。
(二).从原子、分子级彻底弄清人的生理结构及运作原理(主要是指大脑),并通过基因工程的途径模拟制造出脑容量更大、身体结构更复杂的生物来,从而实现人类个体的进化。
这种方法如果从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来看,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每个生物体(包括人类)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组成它的物质不是抽象的物质、而是具体的、有限的物质,构成它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规律也是在一定的视野范围内是有限的。(之所以强调“在一定视野范围”,即“一定观察范围”内,是因为根据“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从任一有限观察角度得到的结果总是所观察的物质系统运动状态的不完全的反映。例如:一张白纸,从人类目前所能达到的观察角度来看,最多只能达到“夸克”一级,这意味着人类对一张白纸这个物质系统的了解也是一种不完全的了解。——实际上,整个世界都可看成是一种“分形”世界,类似于混沌学中的曼德勃罗特图形:全貌类似一个葫芦,放大了看会出现卷须,更放大看,卷须上又挂着图盘,再放大......,每当视野进入更深层次,就会观察到新的图象,类似但永不重复。但现实世界可没这么简单,毕竟构成曼德勃罗特集的程序只有十几行,而构成世界的程序还没人编出来过。)根据马列主义原理,人类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将趋于无限。以无限的能力去认识有限的物质系统运动规律是完全可能的。
人类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一定程度上的粗化,但如果粗化的程度已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则不必进入更深、更广层次的观察。仍以白纸举例:如果从分子级水平来分析白纸就可以完全了解它的物质组成以及吸墨水的原理,就没有必要再深入了解白纸的“夸克”级物质运动规律;又如:观察一台计算机,如果了解了晶体管的开关原理及其物质基础以及晶体管之间的组合关系,就可以认为是完全了解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而不必探讨它的各组成部分的更细微的物质构成及运动规律。
同理,对于人类的生命现象,也可以只了解了各原子、电子在系统中的运动规律(实际上很可能只需要了解了细胞这一级)。由于在这一级之上的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是有限的,因此随着人类认识范围(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完全有可能掌握生命现象之内在规律,并有可能据此造出有巨大容量的大脑、或是有十几个眼睛的生命体出来。由于这种生命体(即使我们不称它为“人”)比人更高级,因而可看成人类向高级生命的进化。
但这种方式主要缺点:
1.人类目前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对具有几百亿个神经细胞的大脑的运作规律还处于很肤浅了解的阶段;而且也没有足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够彻底破译DNA排列中包含的巨大信息量。因此,目前(至少五十年内)不会顺利取得成功。
2.即使取得成功,所创造出来的高级生命体也是肉体的、类似人类个体的生物个体。也具有人的生物缺陷(如脑运算速度慢、生命存在时间有限、对环境依赖性大等缺点),因此,有必要探讨是否存在一个既能解决生物性缺陷,又有较大实现可能的方案。
(三).创造超过人类智能的机器智能。
其实这第三种途径与上述第二种途径一脉相承,唯一的区别在于:不是通过基因工程去模拟自然是怎样造人的,而是抛开基因工程,抛开对生物的生理性要素的深入分析,直接从事去制造这样的一个物质系统:该物质系统能表现出类似于人的意识活动现象,但内部物质不一定是蛋白、核酸之类的有机物,可是是晶体管组成的神经网络系统,可以是某种光学计算机,也可以是某种分子计算机,基至是几万台电脑联网组成的一个系统——只要它能表现出意识活动现象。
法国一位科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图灵曾提出过这么一个猜想:将某个物体关在一间封闭的房子里,有个人站在房子外面向里面喊话并能听到屋里的回答,当这个人不能根据听到的回答判断屋里是人还是物时,便可认为屋里关的物体已经具有了人的意识和思维。
在这里,运用了黑盒子思想,即从事物的外在表现定义该事物,认为外在表现一样的物体其本质相对于观察者是一样的。事实上,这种思想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无处不在运用:两张白纸,当你观察不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时,则尽管客观上两张白纸的内部结构都不一样,但对于你来说则毫无区别;假设世界上每个电子的内部结构都不一样,但由于人们暂时观察不到电子的内部组成,人们便会根据“世界上所有电子的外在表现一样”得出结论:世界上只存在一种电子,每两个电子其物质组成完全相同。
这种思想的哲学描述为:人们对任何物质系统的概念的形成是基于对该物质系统的表象的观察。用这种黑盒子法得到的结论尽管可能不是总符合客观实际,但其好处是明显的:它忽略了我们不能知道或是不必要知道的细节,就能干成你想干的事。
实际上,人们在判断某个事物是否具有意识时,也是在运用黑盒子思想,即从它的外在表现来判断它是否具有意识:张三会说话,能和我交谈,所以张三有意识;李四是植物人,不会说话,所以李四失去了意识;狗只会叫,不会和我说话,所以狗没有意识。因此,判断物体是否具有意识的唯一途径就是分析它的外在表现,而不是去分析它的内部构成。
如果我们能够造出一台能表现出类似人的意识活动现象的机器,我们就完全可以说:我们造出了具有意识的机器人,在这里,它是否生物性构成则无关紧要。
而现有马列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人工智能的论断则是:人工智能(或称“机器智能”)永远不可能超越人类,它们只能模仿人类智能,它们不可能具有意识。并提出以下三个理由:1.人工智能是机械的、电子的装置,只能作机械的、电子的运动,而人脑是生理的、心理的活动,是生物运动形式 2.机器智能只具有自然本质而不具有社会本质 3.机器智能不能发展自己,不能认识和改造社会。
我认为,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1.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局限于当时人们的经验看法,认为:现有生命、意识现象都只有生物体才能表现出,所以以后非生物体也决不会表现出生命现象。事实上,生物运动形式可能只是物质系统能表现出意识活动的物质内部运动形式之一,不应该不加思索地就排除非生物运动形式也可以使物质系统表现出意识现象的可能性。
2.受当时科技发展水平局限,错误地把当时建立在串行处理、速度和容量都很小的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人工智能所表现出的局限性看成是人工智能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缺陷,没有预料到今后计算机技术、神经网络、非线性理论、认知学以及其它学科的飞速进展,从而作出了悲观的预测,认为机器智能发展前途有限。而实际上,目前神经网络中的自适应模型已经初步体现了最新人工智能的概念(尽管还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点):象教育小孩走路、说话、认字一样,一点一滴地教会一个智能系统认字、说话、乃至能与人们交谈。在这个过程中,不是直接命令该系统去干什么事,以及应该怎么干,而是完全由该系统自我调节,建立自己的知识库和规则库,并根据已建立的知识、规则库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由于这个过程完全模仿了人的教育过程,因此这种教育出来的系统完全有可能理解人类的语言,并具备理解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如果给它装上足够的外设,它同样也能够从事社会生产实践。这就意味着:它不再只具有自然本质,而且还具备社会本质。
3.认为人能够发展自身,而机器智能不能发展自身,这也是一种主观的臆断:它把当时人工智能的缺陷看成了以后人工智能必然具有的特点。想象一下,如果哪一天造出了能读懂我这篇文章的机器智能,则他也一定懂得学计算机技术、神经网络、脑科学,懂得怎样改进他自身的物质结构,对于目前的人类个体来说,修改身体的组成或想添加一些新的感觉器官的尝试只可能导致个体的残废或死亡。对于机器智能来说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们随时都可以增添各种外设乃至扩展大脑结构。机器智能发展自身的能力可以说是无限的。

另有一些人反对机器智能会超过人类所持的观点是:因为机器智能也是人造出来的,所以永远也不可能超过人类。
实际上,这种看法只是人们一种本能的感觉(就好象感觉地球静止不动一样),这种感觉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因为从未有哪个哲学理论明确证明:人造的任何东西都不可能超过人类。因而如果照这种逻辑,我也可以说:“因为机器智能是人造出来的,所以有可能超过人类。”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用以下事例作类比:
一个人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观察自己正在思维的大脑中的一个脑细胞,并知道该细胞的结构组成、是否处于兴奋状态、周围有无神经递质的发放等等信息。这个事实表示:虽然某个脑细胞自身是无法了解自身(这很显然),但是许多脑细胞组成的系统却完全能够了解其中某个细胞的状态的。同样,若将个人比作一个脑细胞,人类社会比作整个大脑,则尽管一两个人可能不会了解自身的构造,但整个人类社会是完全可能了解单个的人的身体构造和运作原理。这里不存在“自己造自己”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社会来企图了解并仿造出一个单个的“人”,有没有这种实现的可能。(根据前文所述“有限与无限”的关系,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创造出了这样的“人”(生物人或机器人),由于它是整个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因此,能够表现出优于人类个体的行为是毫不奇怪的。(前文已经说过:人们正是通过对该物质系统的外在表现来定义它是否具有意识,是否比人更聪明。)

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关于人工智能的论断之所以会出错,其根源在于:不了解生命和意识的实质,片面强调意识的社会性,忽略了对产生意识活动现象的物质基础的深入分析,主观地以为意识是一种特殊的主体,能对物质起能动作用。
一方面承认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物质运动所产生和决定的,另一方面又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是十分荒谬的。
因为:照这种说法:意识既然是同物质的运动密不可分,是由物质的运动所决定的,但物质的运动本身就表示了物质的存在状况,物质的运动一定,则物质的存在状况唯一,由运动决定的意识又怎能反作用于物质呢?——当它改变物质的同时就改变了物质的运动,也就改变了意识自己。说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就好象说“火车在飞驰”这个运动能够对火车的存在起反作用一样荒谬。

那么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否存在?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先对“方”、“圆”、“1”、“2”是否存在这个问题作如下分析:“方”、“圆”、“1”、“2”是人们对物质运动现象的主观反映,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绝对存在的“方”、“圆”、“1”、“2”这种实体,“方”、“圆”一旦存在,则必然是某个具体的物质系统运动状态的主观的反映。方的物体是客观存在的(绝对方的物体客观上不存在),但“方”本身是不存在的。甚至所有的名词都是这样:世界上客观存在着桌子、椅子这样的物质系统,但“桌”、“椅”作为一种独立的主体时却不是客观存在的,它是种特定的物质运动状况的描述,“桌”、“椅”作为一种主体出现的前提是要有人的存在。
又如:软件是否存在?——软件也是人们头脑中的一种主观概念,软件本身不是实体,对物质没有能动作用,所以不是一种客观存在。当你在纸上编写了一个软件,实际上是你这个复杂的物质系统改变了纸和墨水这个物质系统的运动状态而已;当一个软件被拷贝到几千里之外的另一台电脑的磁盘上时,实际上是一台电脑的物质运动改变了电线中电子运动状态,电线里的电子运动又导致了另一台电脑内部物质运动发生改变,最终使磁盘表面磁粒的运动状态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不存在软件这个主体,只有物质的运动客观存在。
但人们普通认为生命和意识现象绝不会如此简单地归结为一句“物质的运动”,而往往认为生命与意识活动与非生命的物质运动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认为简单的非生命形式的物质运动量变的积累导致了意识产生这个质变的飞跃,“有意识的物体”的内部运动与“无意识的物体”的内部运动必然有本质的区别。
但我对于“量变和质变”的看法是:世界是个广泛存在联系、层层影响的、无限可分的、非线性普遍存在的整体,任何物质运动都是构成世界运动的组成部分。就每个客观存在的、有限的物质系统来说,其内部所包含的物质运动规律也是无穷的,人们往往只是描述了一些表面的、线性的或是极特殊的规律。所谓“量变引起质变”,都引入了人们主观性的“质变”的概念,这种“质变”是人为规定的,是通过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观察而推断其内部发生本质的改变(黑盒子思想的运用),这种推断实际上是把现象和本质混为一谈。
例如:一根绳子受到不断加大的力的作用而被拉断,被作为一个量变(力的增加)——质变(绳子形态由一变二)的例子,在这里,主观地认为“绳子形态由一变二”是一种事物根本属性的改变,这种“本质的改变”是由观察者人为规定的,这种规定是主观的,而且可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对事物的“本质改变”作出无数种规定。如当规定绳子被拉长到超过弹性极限而不可能再恢复原长时便发生了“质的变化”,或是规定绳子被拉得十分细以至于能捆住蚂蚁的脚时,绳子的特性便有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等等......。对于一个如些简单的事情,难道真有这么多“本质的改变”吗? 事实上,根据“世界统一于物质及物质的运动”这一基本原理,摈除一切主观看法,在“绳子被拉断”这一事例中,除了物质的客观存在及物质运动状态变化这一事实外,没有任何所谓“质”的定义和“质的改变”。一旦发生了“质变”,那一定是先有某个人定义:A的不同就意味着质的不同,然后因为B的量变造成了A的不同,所以“量变引起质变”。“量变引起质变”实质上是人们主观地划分事物的本质,是强行将不可分开的、广泛联系的物质世界分割为不同的等级,认为处于“上等级”的物质运动现象与“下等级”的物质运动现象之间有本质的、根源性的不同,而却忽略了它们都统一于物质的存在及运动这一基本事实。
那么,意识究竟是什么呢?
我的看法是:世界上不存在意识。
正如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而客观存在的“方”、“圆”以及“杯子”这样的主体一样,世界上也不存在脱离物质而客观存在的“意识”这种主体。意识现象是伴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客观存在的,但“意识”本身是不存在的。人们习惯于将主观的概念当作客观存在,例如,人们常说:他具有勇气、他失去了青春、他失去了生命......等等,实际上“勇气”、“青春”、“生命”都是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概念,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这样的实体的。类似地,“意识”也是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概念,世上是不存在意识这种实体的。
当你看到一只又爬又跳的小虫时,决不会认为世界上存在“爬和跳”这种东西的。但人们看见一个长得象人一样的东西又走又跳、又说又唱时,却常常认为世界上存在一种叫做“又走又跳、又说又唱发生源”的东西,并把这种东西称为“意识”。而实际上只不过是:这个又走又跳、又说又唱的物体不断地受到外界物质对它作用,其内部物质系统运动状态也不停地变化,从而又导致了对外界物质的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已。当这个物体内部构成复杂到使人们无从下手去分析它时,人们便干脆认为:不是它的内部物质运动造成了外在的各种意识表现,而是因为它先具有了“意识”这种东西,或是具有了能产生出“意识”这种东西的器官,然后在这个“意识”控制下表现出各种外在行为。在这种思路指导下,人们自然地得出了“意识能对物质起反作用”这一推论。由于在这种看法中无条件地承认了意识的主体存在性,从而导致陷入了唯心主义。而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对生命、意识、智能的分析,也必然带有唯心主义因素,并导致了对意识、信息等概念的定义模糊性。
意识不是客观存在,但意识运动现象作为物质的运动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可归纳为一句话:
我思考,但“我”不存在
构成我的身体的物质系统是客观存在的,我的大脑在运行这一物质运动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作为一种独立的主体却不是客观存在的。甚至,当你自已认为自已的“意识”存在时,这种存在也只是你的主观感觉,而客观上是不存在“你的意识”这种主体的。(正如你坚信桌上有只杯子——哪怕你亲眼看到有只杯子——也不能证明杯子绝对是客观存在一样,因为万一你看到的只是张全息照片,也会使你产生“桌上有杯子”这种信念)
我们每个人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世界物质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世界上其它任何物质运动并没有什么“质”的区别。甚至,我写这篇文章也不是“在我的意识指导下”所写的,而纯粹是整个世界物质运动中的局部运动:一个受精卵与外界物质不断交换物质,互相作用,直到有一天它对钢笔产生作用,使钢笔在纸上来回划动。在这个过程中,其内部结构特点和外部环境的有序程度决定了它的运动的有序程度。实际上,我们说“它”这个词时已经人为地把它从世界物质组成中隔离开了,而客观上任何的物质系统都不能与整个世界物质运动隔离开来,它必然要受到外界环境对它的运动发展的制约。
也许有人会反驳我说:即然意识不存在,我们只是世界物质运动中的组成部分,不存在主观能动性,你自已为什么不听天由命,等待命运的安排,而要打算写这篇文章呢?
我的回答是:我的意识不存在,但构成我身体的物质系统其内部运动趋势决定了它必然要作出“写文章”这种运动。这种运动是由世界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了的。当你主观上产生了要干某件事的愿望时,这咱愿望的产生本身只不过是外界物质运动改变了你头脑中的物质运动状况而已。当你看见一只狮子,产生了“要逃跑”这种想法,而实际上从物质的运动角度来分析,只不过是:光粒子从狮子身上折射出来,进入你的眼睛,并导致了脑细胞的兴奋区域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将会导致两条腿肌肉运动状态改变。
如果“意识不存在”这一基本设想是客观地反映了事物的运动规律,则有以下推论:
(一).意识对物质不存在反作用(因为意识本身不存在)
(二).“意识体”与“非意识体”并无本质差别,因此人类可能造出在意识表现方面超出人类的机器智能。
(三).共产主义社会很可能不会实现。马克思在作出“共产主义”的预测时很可能以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时人们还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最多不过身体长得壮一点,寿命长一点而已。实际上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很可能是:在人类达到共产主义社会之前,社会科技必然发展到能造出高级生命体(机器智能)的地步,这种高级生命必然淘汰人类。至于他们的社会结构将会怎样,则远非我们目前的人类所能想象。
(四).人工智能研究方向错误。
目前国内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都是在其于“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超过人类”这一前提下进行的,这就导致了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方向错误。
由前文所述“生命”、“意识”不存在、“人们根据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定义它是否具有意识”的结论可知:生命体与非生命体之间并无什么“本质的”、“神秘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当造出了一个能表现出类似于人的意识活动现象的物体时,便可称它为生命体。人工智能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造出这样的物质系统,其具体实现途径可通过对神经网络的研究而实现。
由于现有马列主义关于人工智能的错论推断以及西方唯心主义哲学对科学界人士的影响,以致于长期以来始终没有形成对人工智能及神经网络研究的正确哲学指导,没有确定明确的研究方向,使得几十年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始终处于盲目的探索中,并走过许多弯路。我认为目前关于智能研究的最大障碍就是没有从哲学高度理解生命和意识的实质,没有把构造“生命体”作为最终的、可能实现的目标,而是试图从知识结构分析角度来创建一些“实质上是决定性的”智能和专家系统,满足于一些典型神经网络模型的实际应用,却没有想到,如果把构造“生命体”作为最终研究方向,一旦在这个方向上取得突破,则目前所有关于智能领域的研究都毫无意义,因为“生命体”具有无限的潜力,必定能完成目前人类能干的一切事情,包括对智能现象的研究。
目前的导弹自动跟踪系统都是建立在大量物理公式的应用和大量精确的数学计算基础上。但如果能造出“生命体”,就完全可以省去对物理和数学知识的深入研究,可以把一个“生命体”直接装在导弹的内部,控制导弹的飞行,从而实现自动跟踪。这就象一个人驾驶着五倍音速的飞机必然能撞上以一倍音速飞行的飞机一样。这个控制飞行的人不必了解很多物理、数学知识,他只需要被教会怎样驾驶飞机即可。(事实上,“生命体”一旦出现,决不会仅限于这么简单的应用,它将使生产力获得极大飞跃,有可能造成社会制度重大变革,人们的世界观必将因为“生命体”的出现而完全改观)
为什么目前造不出正确率达100%的语言翻译机?为什么语单输入和手写输入总会有错?为什么面向对象的编程在理论上还不明确?答案是:它们实际上已经要求造出能表现出意识现象的“生命体”,因为只有“生命体”才能完美地实现上述功能。
建议凡是从事语言的机器翻译、语言的语音输入和手写输入方面的专家们考虑一下我的这个观点:从事机器语言翻译、理解方面的专家们决不可能造出在这方面达到正常人水平的机器。这是因为:如果他们造出了这种系统,实际上便出现了具有人的意识表现的物质系统,人们便可根据其外在表现称之为“生命体”,而怎样构造“生命体”是生命学专家们的事,不敢想象,机译专家们竟会先于生命专家们先造出一个“生命体”来。——事实上,完美的机器翻译系统(能与人相比)只能通过构造“生命体”的途径来实现(哪怕这种“生命体”本身已比人更高级),目前建立在语言本身的知识分析基础上的研究,只可能造出不断接近而永远达不到人类水平的机器翻译系统。
“面向对象”实质上是对“面向生命体”的一种粗糙的模拟,人们处理问题时习惯于将每个人都看成一个黑盒子,每个人的知识都封装于这个盒子内部,只需要知道每个人的输入输出接口,就可以根据自已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黑盒子以完成自已想要干的事情。你不知道怎样解高次方程,也不知道怎样修收音机,但如果你知道另外有个人(或一个团体)懂得怎样干这些事,并且他(们)随时都可以帮助你,便可认为你也具有干这些事的能力。
目前,面向对象理论的最大局限性是:对象自身内部虽然封装了一定的知识、规则库,但对象本身不是“生命体”,不能表现出复杂的联想、推理、判断能力,不能主动地从外界学习,它所能完成的任务都是事先规定好了的,是决定性的,它不能处理从未遇见过的、涉及新的知识的问题。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虽然可以大大减少人们的工作量,但对象实质上也只是起了一个子程序的作用而已。
我认为,面向对象理论发展的最高阶段就是“面向生命体”(包括人这样的生命体),每个生命体自成系统,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各个生命体之间存在这广泛的联系,每个生命体在这种联系中获得解决各种问题的巨大能力。甚至可以想象,将来有可能构造出一个“标准生命库”,这个生命库中的每个生命体都是某一门学科的专家,人们只需要选择这个“生命库”中的若干“生命体”便可以解决各种问题。
(五).目前对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视不够,人类应将“构造生命体”作为个人进化和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
人们本能地为“机器智能会淘汰人类”的想法感到恐惧和不安,这种恐惧恰好又反过来限制了人们对机器智能发展前景的更深入思考。
目前对于“机器智能是否会消灭人类?”这个问题的看法,世界上普遍存在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机器智能由于具有比生物形式的人优越得多的特点,他们可以无限发展自身,因此必将消灭人类;第二种看法认为:机器智能不会消灭人类,持这种看法的人又抱有三种不同的理由:1.永远不可能造出超过人类的机器智能;2.机器智能能够超出人类,但他们比人类更文明,他们热爱和平,会与人和平共处而不伤害人类。3.机器智能被输入“不得伤害人”的指令,使他们不会产生伤害人的念头。
持第一种看法的人认为:既然“机器智能会消灭人类”,那我们何苦去造它呢?持这种看法的人不但对构造“机器生命”不感兴趣,甚至反对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至于第二种看法中提出的几个理由则是错误的:第1点我前文已论述过,机器智能可以超过人类;第2点中则一厢情愿认为机器人会对人类友好,事实上,机器生命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几乎必然要消灭人类,而且这种行为是不受任何法律、公理制裁的;第3点则想当然,事实上不可能。机器智能比我们都聪明,他必定比人还清楚这“不伤害人”指令的来龙去脉并能够绕过它。
但持上述两种看法的人都没有考虑到人类的另一个最大的需要,这种需要足以成为“制造机器生命是目前人类最迫切的任务”的充分理由。
这种需要是同人类最大的恐惧相连的,人最恐惧的就是自己的死亡,反过来说,人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死亡,实现长生不死。(以后人类个体的最大需要是什么不得而知,但目前“长生不死”肯定是人类个体的最大需要)
为什么古代那么多人想寻找长生不老药?为什么有人想修炼成仙、成佛?——这些看似荒唐的行为后面隐藏着深刻的原因:对死亡的恐惧。
古代,人们本能地产生了这种需要,但当时客观上不可能实现,于是产生了宗教,用来麻醉自己,使自己陶醉在“灵魂永远不死”的幻想中。
现代的存在主义者清醒地看到了这种需要,认为如果这种需要不能满足,则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无意义的、只是一种短暂得荒谬的存在。(尽管存在主义者看到了这种需要,但却从未想过这种需要是可能实现的。)
现代唯物主义尽管是实是求是地分析问题,却也不加分析地继承了人们几千年来形成的观点:人都会死的,人不可能长生不死。他们与存在主义者的区别在于,尽管认为生命是有限的,但却认为每个人的生活是有意义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追求获得更多的物质享受及精神享受,每个人的价值就体现在他创造出的劳动成果的多少。
上述这些对人生的理解是造成现代人人性异化、生活目的混乱的根源。至于混乱到什么地步,我也不想一一举例了,因为这简直举不胜举。我相信,假如有人发明一种价格低、无任何副作用的毒品,世界上至少将会有一大半人放弃目前的工作,每天除了从事仅够填饱肚子的劳动外,将一直深迷于毒品的虚幻世界中。
如果这种需要(长生不死)确实不能满足,则目前人们的生活态度说是正确的也不为过,但是,从科学角度来分析,这种需要已经有可能实现,下面是我所设想的具体方案:
1.运用“拆黑盒子”法,观察人的输入、输出表现,参考人脑结构,利用神经网络构造一个“生命体”,使其在智力表现方面完全达到小学生水平。
2.将他与全球计算机网相连,让他自我学习。这个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她不向外发送信息,也不给他配备足够的外设,使他无法反抗人类,这一点至关重要,稍有差错便会导致人类灭亡。
3.当他懂得足够知识后,命令他造出一个比他强的机器人,然后再命令造出来的机器人再造机器人......,这个过程中机器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无限发展,社会生产力将会因为使用了这些机器人的思想成果而获得飞跃进展。这个过程中更应防止机器人反抗人。
4.命令机器人将我们每个人都改造为机器人。由于机器人具有可复制的物点,实际上也就实现了“长生不死”。除此之外,机器人还具有许多优点和特性,如脑容量可扩充,脑运行速度快,对环境依赖性小。
最值得注意的是机器生命的可复制性这一特点,利用这一物点,将会出现一些全新的事物和概念:
1.标准生命库。这在前面面向对象的论述中已提及,人们想知道一些专门的知识时,可从标准生命库中拷贝出一个生命体与他自由交谈。编程时,可把生命体编入程序中去,作为一个子程序。
2.多脑模型。多个生命体共用同一个躯体和外设,这使得这个多脑生命体的每一项行动其实都是一个团体协商出来的结果。
3.光速旅行。用电磁波把生命信息发送出去,在另一头再复制出生命体。
4.生命树。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树的概念,若将一个生命体复制几份,待这几份全命体各自发展到了一定时间后各自又再复制几份,就形成了生命树:每个“老年”的生命思想都不相同,但他们都经历了一个相同的“童年”。
5.自杀理论。当把人复制成机器人或是当生命体通过电波发送方式旅行时,为了不出现生命树现象,便生命体个数越增越多,有必要把被复制个体杀死,仅保留复制品。这种“杀死”实际上是得到被复制个体的同意的,甚至是被复制体主动自杀,因此这个理论被称为“自杀理论”。也许有人很难接受这种理点,事实上,如果你想通过复制你的方法实现长生不死,原来的你必须在刚复制完成后就自杀,如果这个原来的你不自杀,这个你在老死之前将会死悔地发现自己将进入万劫不复的死亡中去。如果我知道我自杀后还有个我存在,那么我是会自杀的,这正如人们怕死,但不怕睡觉一样。
尽管我的上述方案实现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却值得每个人为之努力的。若是有人对你说:“你可以从这100个盒子中挑一个带走,这些盒子中只有一只装着十亿美元,你的机会是很小的,如果你放弃这个挑盒子的机会,我将给你十美元。”我相信你的回答一定是:“我要试一下。”
出于以上理由,人类应把构造生命体作为最迫争的任务,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在文章结束之前,我想最后强调一下:追求长生不死是人的最大的需要只是想对于人的主观性而言的,客观上这种追求与世界上万物的运动没有本质区别,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相于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这种追求是有意义的,但从物质的客观存在来说,则无所谓意义,这个追求过程只不过是地球上物质运动演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这种追求又是必然发生的,这是由人这个物质系统的内部运动趋势客观决定了的。

于1996年元月


本站简介 生命遐想文章精选 科幻一角 造人论坛网站链接更新记录 朝花夕拾